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芝麻杂交制种技术研究Ⅰ:亲本行比与产量的关系
引用本文:孙建,颜廷献,颜小文,梁俊超,饶月亮,周红英,乐美旺.芝麻杂交制种技术研究Ⅰ:亲本行比与产量的关系[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43(2):219-228.
作者姓名:孙建  颜廷献  颜小文  梁俊超  饶月亮  周红英  乐美旺
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江西省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油料改良中心南昌分中心,江西南昌,330200
基金项目: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4);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2013CJJ004)。
摘    要:为获得理想的父母本行比,增加芝麻杂交种的制种产量,以芝麻隐性核雄性不育系1615A为材料,开展 了不同亲本行比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父母本行比为1:10、2:10、3:10、4:10和5:10的试验中,在授粉 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母本(不育系)不育株表现出非正常成熟和基部无效分枝的异常植株生长形态,且非正常成熟 植株比率和基部无效分枝植株比率随着距离父本的行数增加而增加,和与父本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和父本行 数的关系较小,在与父本邻近的1~3行或1~4行的不育系植株中非正常成熟植株比率和基部无效分枝植株比率均 相对较低;父本行数、与父本距离对母本的每蒴粒数和单株产量影响最为显著,父本行数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 关,与父本距离和每蒴粒数、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与父本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与父本邻近的1~3行或 1~4行的母本植株每蒴粒数和单株产量均相对较高。可见,芝麻父本花粉在邻近的3~4行母本植株上可以得到高 效传播,使不育系植株得到较充分的授粉。(2)在父母本行比为1:2、1:3、1:4、1:5、1:6和1:7的6个试验组合中,母本的 每蒴粒数和单株产量均表现为逐渐减少,理论产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在1:5时达到最高;在2:4、2:5、2:6、2:7、2:8、 2:9和2:10的7个试验组合中,母本的每蒴粒数和单株产量同样逐渐减少,理论产量也先上升后下降,在2:6时达到 最高;综合试验结果认为,芝麻隐性核不育杂交种制种的父母本行比为1:4、1:5和2:6、2:7,制种的理论产量分别为 425.54 kg/hm2、429.30 kg/hm2和473.61 kg/hm2、469.23 kg/hm2。

关 键 词:芝麻  制种技术  亲本行比  产量  杂交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