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洞庭湖区农业湿地保护与综合利用措施探讨
摘    要: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渔池等;农业湿地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洞庭湖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人工湿地中的稻田面积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和水产生产基地,洞庭湖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5%,粮食、油料、棉花、水产等产量分别占全省的35%、50%和86%、50.2%。为实现“保护湿地、综合治理湿地环境、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确保湿地农业可持续综合发展、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目标,通过多年实践探索,提出如下措施。

关 键 词:|洞庭湖区|绿色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