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脉亚高山高山栎根系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
| |
引用本文: | 李鸿博, 马莉, 黄耀华, 康定旭, 伍建榕, 马焕成, 陈诗. 横断山脉亚高山高山栎根系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6): 118-126.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06.013 |
| |
作者姓名: | 李鸿博 马莉 黄耀华 康定旭 伍建榕 马焕成 陈诗 |
| |
作者单位: | 1.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4; 2.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 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林业大学木棉纤维人工林产业化培育省创新团队资助;云南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产业化培育项目;云南省云岭名师培育项目 |
| |
摘 要: | 目的 了解横断山脉亚高山高山栎根系可培养真菌组成及多样性。 方法以该地区3种高山栎根系为材料,利用根系浸泡染色方法观察根系内真菌共生状况,并对根内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种类进行鉴定。 结果根系染色可发现大量暗色有隔真菌和AMF丛枝结构,共鉴定出17科20属27种真菌,发现1种外生菌根真菌Ceratobasidiaceae(GSL1-7),4种暗色有隔真菌(DSE)Boeremia exigua var. exigua(GSL1-F)、Phoma herbarum(GSL20-A)、Phialophora mustea(GSL2-2,GSL2-9)、Paraboeremia putaminum(GSL4-F,GSL20-B),以及2种有促生作用的真菌Pseudogymnoascus roseus(GSL4-1-A,GSL4-2)和Trichoderma tomentosum(GSL80-D)。α多样性分析发现,3种高山栎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但差异不显著。4种DSE和3种植物促生真菌在根系中占比可达31.3%。 结论该类益生真菌对高山栎在横断山脉恶劣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生长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初步为阐明横断山脉地区高山栎的生态适应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开发利用促生菌在高山栎育苗中的应用提供了活体菌种资源。
|
关 键 词: | 高山栎 根系内可培养真菌 物种多样性 形态与分子鉴定 |
收稿时间: | 2021-11-04 |
修稿时间: | 2022-03-30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