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西溪湿地底泥质量现状与生态风险初步评价
作者姓名:申秀英  潘腊青  许惠英  童国璋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 杭州 310007,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5,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15
基金项目:浙江省环保科研计划项目(2011A23);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分析测试)计划项目(2013C37098)
摘    要:为了解西溪湿地底泥质量现状,2012年9月采集保护区内不同干扰类型的底泥样本,测试了底泥中重金属和POPs中PCBs、OCPs和PAHs的含量,并对湿地底泥污染进行了生态风险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未检出PCBs和OCPs,但检测出14种EPA优控PAHs,总PAHs的浓度范围为115.9~217.8 ng·g-1,低于潜在生态风险的效应区间低值ERL,其中列入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黑名单"的7种PAHs均有检出并且其总量占∑PAHs 1/2左右(平均为50.08%);底泥中8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但Hg、Zn、Pb、Ni含量在多个位点已超过一级标准;分别采用土壤背景值和国家一级标准为参比值对湿地底泥中重金属进行单因子污染风险指数评价,发现分别有7种和4种元素的污染指数大于1;综合分析不同干扰类型的底泥质量,发现底泥疏浚能有效降低有机质含量、全氮和PAHs含量,但对全磷、重金属含量则无明显效果,封闭水体的干塘措施能显著减少污泥量和有机物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底泥中高环PAHs和重金属污染水平可能对西溪湿地生物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作用及不利的生态影响效应,其疏浚底泥农用则无生态风险。

关 键 词:西溪湿地  重金属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风险评价
收稿时间:2013-07-12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