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GsCRCK基因转化农菁1号苜蓿及其耐盐性分析
引用本文:刘莹,才华,刘晶,柏锡,纪巍,朱延明.GsCRCK基因转化农菁1号苜蓿及其耐盐性分析[J].草业学报,2013,22(2).
作者姓名:刘莹  才华  刘晶  柏锡  纪巍  朱延明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摘    要:GsCRCK基因是参与胁迫早期应答的钙/钙调素调控的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研究发现GsCRCK正向调控拟南芥对NaCl和ABA胁迫的耐性,将耐盐蛋白激酶基因GsCRCK转化苜蓿,对于增强苜蓿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农菁1号苜蓿,获得大量抗性植株.经PCR和RT-PCR检测证明GsCRCK基因已整合到农菁1号苜蓿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表达.对获得的2个转基因株系进行耐盐性分析,在300 mmol/L NaCl条件下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处理0,3,6,9,12,15d后的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和叶绿素(Chl)含量,以及胁迫15d时的SOD活性;并统计400 mmol/L NaCl处理15 d时各株系的死亡率.结果显示,300 mmol/L高盐胁迫15d后转基因苜蓿仍能正常生长,而野生型苜蓿则遭受盐害严重;转基因苜蓿的相对电导率极显著低于野生型,MDA含量也显著低于野生型,而Chl含量和SOD活性都显著高于野生型;在400mmol/L NaCl处理下,2个转基因株系的死亡率分别为13.33%和10.00%,明显低于野生型植株(63.33%).表明GsCRCK基因的导入提高了转基因苜蓿的耐盐性.

关 键 词:GsCRCK基因  农菁1号苜蓿  遗传转化  耐盐性

Transformation of the GsCRCK gene into Medicago sativa cv. Nongjing No.1 and salt tolerance analysis in transgenic plants
LIU Ying , CAI Hua , LIU Jing , BAI Xi , JI Wei , ZHU Yan-ming.Transformation of the GsCRCK gene into Medicago sativa cv. Nongjing No.1 and salt tolerance analysis in transgenic plants[J].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2013,22(2).
Authors:LIU Ying  CAI Hua  LIU Jing  BAI Xi  JI Wei  ZHU Yan-m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