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羽衣甘蓝小孢子胚胎细胞结构变化及其植株再生
引用本文:姚悦梅,张振超,山溪,肖燕,朱建飞,戴忠良.羽衣甘蓝小孢子胚胎细胞结构变化及其植株再生[J].南方农业学报,2019,50(5):924-931.
作者姓名:姚悦梅  张振超  山溪  肖燕  朱建飞  戴忠良
作者单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
基金项目: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
摘    要:目的]研究组织培养过程中羽衣甘蓝小孢子胚胎细胞结构变化及其植株再生,为小孢子培养技术在羽衣甘蓝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羽衣甘蓝品种为材料,采用LEICA倒置荧光显微镜研究小孢子热激后的胚胎细胞结构变化、胚胎发育过程及出胚率差异,运用透射显微镜观察胚性小孢子细胞核的融合过程,并分析不同培养基(B5分化培养基和MS分化培养基)及其琼脂浓度(0.8%、1.0%和1.2%)对胚状体成苗率的影响.采用遮盖方式驯化组培苗后移栽大田,统计其成活率.结果]在12个羽衣甘蓝品种中,除Y4花蕾的小孢子未发育成胚状体外,其他品种花蕾的小孢子均发育成不同数目的胚状体.其中,Y1和Y2平均每个花蕾的出胚数较高,分别为11.84和10.36个;Y3、Y7和Y8平均每个花蕾的出胚数较少,分别为1.55、1.45和0.94个.对于出胚数多的品种,对称分裂是其小孢子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小孢子发育形成子叶形胚状体的比例也较高;而出胚数少的品种易发生小孢子不对称分裂,最终形成较多的畸形胚,子叶形胚数量较少.32.5℃热激1 d即可启动小孢子细胞胚胎发育进程,经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最终形成子叶形胚.热激处理后培养2d小孢子进行第一次对称分裂形成两个大小、形状相似的细胞;培养5~7d后两个细胞(胚性小孢子)逐渐靠近并融合在一起,细胞核核膜紧靠在一起,随后聚结融合,核酸物质混合,融合早期形成类似花生形的细胞核结构.含不同浓度琼脂的B5分化培养基和MS分化培养基中胚状体成苗率排序均表现为0.8%琼脂<1.0%琼脂<1.2%琼脂,且同一琼脂浓度下,B5分化培养基的胚状体成苗率均较MS分化培养基的高.组培苗驯化后移栽大田,成活率可达100%.结论]通过小孢子培养可快速有效获得羽衣甘蓝小孢子单、双倍体再生植株.在培养过程中,胚性小孢子细胞核融合可能是导致单倍体小孢子自发加倍成为多倍体的重要方式,且含1.2%琼脂的B5分化培养基更适合用于羽衣甘蓝胚状体增殖分化成苗.

关 键 词:羽衣甘蓝    小孢子培养    胚胎发育    细胞学观察    胚状体    核膜聚结

Microspore embryogenesis cytological structures varia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kale
YAO Yue-mei,ZHANG Zhen-chao,SHAN Xi,XIAO Yan,ZHU Jian-fei,DAI Zhong-liang.Microspore embryogenesis cytological structures varia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kale[J].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2019,50(5):924-931.
Authors:YAO Yue-mei  ZHANG Zhen-chao  SHAN Xi  XIAO Yan  ZHU Jian-fei  DAI Zhong-l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