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钵苗机插杂交籼稻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欧达 冯跃华 许桂玲 管正策 苏卫 张佳凤 王玲莉 |
| |
作者单位: | 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山地植物资源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
| |
基金项目: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贵州喀斯特地区钵苗机插条件下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对杂交籼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钵苗机插技术在喀斯特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方法]以C两优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3种机插密度水平(21.65万、16.84万和12.63万穴/ha)和4种施氮水平(0、75、150和225 kg/ha),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量仪测量主要生育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计算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成熟期测产并考察产量因素.[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Pn在拔节期和孕穗期整体呈上升趋势;Gs和Tr在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均呈整体上升趋势;Ci在拔节期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在孕穗期呈下降趋势;叶片氮含量在拔节期先降低后升高,孕穗期呈上升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均在抽穗期整体呈下降趋势;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机插密度的降低,Pn和Gs在拔节期呈上升趋势,孕穗期先升高后降低,抽穗期呈降低趋势;Ci变化不显著(P>0.05,下同);Tr在拔节期逐渐上升,孕穗期逐渐下降,抽穗期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叶片氮含量拔节期呈升高趋势,孕穗期和抽穗期变化不明显;水分利用效率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均呈整体上升趋势;光合氮素利用效率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均先下降后上升,孕穗期先上升后下降;产量呈降低趋势.施氮量与机插密度互作对孕穗期和抽穗期Pn、拔节期和抽穗期Gs、抽穗期Tr、主要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孕穗期的Pn、Gs和Tr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贵州喀斯特地区钵苗机插条件下,施氮量和机插密度分别为150 kg/ha和16.84万穴/ha时,C两优华占生育中期的光合氮素利用效率较高,产量结构优势明显,产量可达9399.26 kg/ha.
|
关 键 词: | 杂交籼稻 钵苗机插 施氮量 机插密度 光合特性 产量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