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粱抗旱性数量性状位点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仪治本,梁小红,孙毅,李炳林,王景雪,赵威军,吕慧卿.高粱抗旱性数量性状位点基因定位研究进展[J].杂粮作物,2003,23(5):262-268.
作者姓名:仪治本  梁小红  孙毅  李炳林  王景雪  赵威军  吕慧卿
作者单位:1.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00
3. 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021011)
摘    要:干旱是作物生产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研究作物对干旱胁迫反应的遗传因素,可以为改良作物的抗旱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高粱对干旱有广泛的适应性,是禾本科作物中研究抗旱性的优良模式作物。高粱对干旱抗性分为开花前抗旱性和开花后抗旱性。花前干旱影响穗子大小、稳粒数及籽粒产量;花后干旱会造成叶片、植株的死亡,导致炭腐病和倒伏发生并影响籽粒的饱满度,二者均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持绿是高粱的一种抗旱机制,具持绿性状的基因型,在开花后遇水分胁迫时抗旱抗植株过早衰老,籽粒正常灌浆。采用不同遗传背景的重组近交系(RIL)群体和近等基因系(NIL),并结合分子遗传学手段研究持绿数量性状位点(QTL),发现了多个基因组区段控制对开花前和开花后水分胁迫的抗性,找到了多个在不同环境中持续表达的持绿QTL。持绿QTL的分子遗传分析为进一步理解高粱及其它禾本科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高粱  抗旱性  数量性状位点  持绿  分子遗传图谱  基因定位
文章编号:1003-4803(2003)05-0262-07
修稿时间:2003年4月15日

Research Advance on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of Drought Resistance in Sorghum
Abstract:
Keywords:sorghum  drought resistance  QTL  stay green  genome mapp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