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及巴氏杆菌后兔圆小囊的细胞化学研究
引用本文:刘环,佘锐萍.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及巴氏杆菌后兔圆小囊的细胞化学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3,34(1):82-87.
作者姓名:刘环  佘锐萍
作者单位:1.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100029
2.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9870584)
摘    要:30只2月龄健康兔,随机分为3组,活体结扎圆小囊,分别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兔巴氏杆菌等抗原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后,于不同时间剖杀聚材,观察圆小囊的细胞化学变化,并对其上皮内淋巴细胞及杯状细胞数量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注入HRP及兔巴氏杆菌后,均可见到圆顶表面贴附一层PAS阳性反应物,并且在圆顶上皮被包裹的细胞中可见少数阳性细胞,小囊内淋巴组织中阳性反应物增多。研究采用Gomorl技术,对圆小囊的碱性磷酸酶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发现对照组及HRP组圆小囊黏膜上皮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较弱,圆顶上皮呈阴性。硝酸银反应进一步证实了在动物的肠道淋巴组织中存在嗜银细胞,注入示踪物后可见圆小囊内嗜银细胞显著增加,弥散于淋巴组织内,在滤泡处呈片状分布。同时,圆小囊圆顶两侧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及杯状细胞的数量在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HRP组较巴氏杆菌组更为明显。注入HRP及兔巴氏杆菌后所引起的圆小束的组织细胞化学的不同结果提示,圆小囊的主要功能不是吸收营养物质,它对上述两种不同抗原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机制并且圆小囊内嗜银细胞的数量变化与兔肠道黏膜局部免疫有一定关系。

关 键 词:辣根过氧化物酶  巴氏杆菌  兔圆小囊  细胞化学研究
文章编号:0366-6964(2003)01-0082-06

Studies on the Cytochemistry of the Sacculus Rotundus of Rabbits after Inoculating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and Live Pasteurella Cuniculum
Abstract:
Keywords:Sacculus rotundus of rabbits  Dome epithelium (DE)  Intraepithelium lymphocyte (IEL)  Goblet cell (GC)  Argyrophilic cell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