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成株期抗纹枯病小麦种质的发掘
作者姓名:刘彩云  张巧凤  郭炜  付必胜  李伟  杨学明  陈怀谷  吴纪中
作者单位:(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14;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200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7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10152);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1-17);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JBGS〔2021〕013)
摘    要: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危害小麦茎基部的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发生日趋严重,限制了小麦的高产稳产。当前生产上推广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较差且抗病育种进展缓慢,究其主要原因是纹枯病抗源匮乏。为发掘小麦纹枯病稳定抗源,本研究采用土表接菌法和滚动鉴定的方式,连续10年在3个环境(南京大田、六合大棚和水泥池)下,对共计384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成株期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携带小麦近缘种属遗传物质的近缘种质抗性较好,国外引进种质次之,国内育成品种(系)抗性较差。鉴定出成株期对纹枯病呈稳定抗性的种质3份,分别为小黑麦09R1-29、美国引进种质Glacier和Steele;鉴定出呈稳定中抗的种质44份,包括淮麦920等育成品种(系)11份,辉县红等地方品种2份,Scout等引进种质11份,来源于黑麦、簇毛麦、偃麦草、人工合成小麦等的近缘种质20份。这些小麦成株期纹枯病新抗源可为抗纹枯病研究和抗病新品种培育提供种质资源。

关 键 词:小麦  纹枯病  成株期抗性  抗性种质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