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旱地土壤氨挥发过程同位素δ15N变化规律 |
| |
作者姓名: | 李淼 遆超普 彭凌云 陶莉敏 白潇 李承霖 孟磊 颜晓元 |
| |
作者单位: |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 |
| |
摘 要: | 大气氨(NH3)是PM2.5形成的重要前体物,明确和量化农田等排放源对大气NH3的贡献,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基础。农田NH3挥发是大气NH3的重要来源之一,氮同位素自然丰度(δ15N)特征可以用来定量溯源大气NH3的来源,但目前对于农田土壤NH3挥发全过程δ15N值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比较缺乏,且农田土壤NH3挥发受土壤性质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NH3挥发的δ15N值,进而影响溯源结果。旱地土壤NH3挥发在我国农田NH3挥发中占主导地位,本研究选取我国4个不同区域旱地土壤(辽宁北票、河南新乡、河北唐山、西藏林芝),添加尿素后在受控条件下采用海绵吸收法开展了为期15天的室内培养试验,通过化学转化法测定了不同区域土壤NH3挥发全过程δ15N值并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辽宁北票、河南新乡、河北唐山、西藏林芝的土壤NH3挥发过程δ15N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6.14‰~-5.57‰、-31.92‰~-26.31‰、-24.41‰~-3.11‰、-29.17‰~-2.20‰,均值分别为-21.74±1.89‰、-29.31±1.72‰、-19.82±2.04‰、-23.25±2.16‰。不同区域旱地土壤NH3挥发过程δ15N值的特征存在差异,新乡土壤的δ15N-NH3值持续升高,而北票、唐山和林芝土壤的δ15N-NH3值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性质、NH3挥发速率是影响NH3挥发δ15N值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壤pH、NH3挥发速率和累积损失量与δ15N-NH3值显著负相关;另外,同位素分馏效应对δ15N-NH3值也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大气NH3的定量溯源提供更好的支撑。
|
关 键 词: | 旱地土壤 NH3挥发 氮同位素自然丰度 影响因素 源解析 |
收稿时间: | 2021-10-19 |
修稿时间: | 2022-01-08 |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