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绿鳍马面鲀与许氏平鲉杀鲑气单胞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作者姓名:晋怀远  刘耀宽  高晔  夏苏东  陈四清  莫照兰  边力  李杰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 天津 30038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 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 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3
摘    要:2018年和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一养殖场工厂化养殖的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和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发病死亡,主要症状为嘴部溃疡、红肿和出血。从发病鱼内脏中均可分离到大量形态一致的优势菌,分别命名为2018TS-1和2019SS-1,分离菌株经16S rRNA测序、生理生化鉴定和vapA基因分析确定为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 masoucida)。人工感染结果显示,2018TS-1和2019SS-1分别能引起绿鳍马面鲀和许氏平鲉的死亡,被感染鱼呈嘴部红肿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其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78×105和0.89×105 CFU/尾。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国内工厂化养殖绿鳍马面鲀和许氏平鲉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病例,是目前人工养殖绿鳍马面鲀的首个疾病报道,也是继大西洋鲑(Salmo salar)、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和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等品种后,在山东省海水养殖鱼类中再次发现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的感染。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的感染宿主范围,也为绿鳍马面鲀和许氏平鲉养殖的病害防控提供依据。

关 键 词:绿鳍马面鲀  许氏平鲉  细菌鉴定  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
收稿时间:2021-08-31
修稿时间:2021-10-04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渔业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