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现状与展望
引用本文:李丹,王晓玉,杨玉,朱明东,段永红,谢红军,邓晶,余应弘.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现状与展望[J].中国种业,2023(2):1-9.
作者姓名:李丹  王晓玉  杨玉  朱明东  段永红  谢红军  邓晶  余应弘
作者单位: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NK200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JJ30351);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2022CX26);湖南省财政厅农业专项资金(湘财农指〔2022〕67 号)
摘    要:种业要安全,种子质量要有保障,必须推进种子质量标准化工作。以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5类农作物的种子质量标准体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重要组织的96个标准与中国13个现行标准,采用体系架构方法、系统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国内外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国际种子生产程序等级分为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的“基础种子、注册种子、认证种子”三级,我国仅分为“原种和大田用种”两级,两级不同的质量指标分别达到国际标准不同的等级要求;我国水稻发芽率(85%)仅次于日本(90%),玉米单粒播发芽率(93%)高于国际(90%)3个百分点,小麦发芽率(85%)与国际标准相当,大豆发芽率(85%)、棉花光籽和包衣籽发芽率(80%)均高于国际标准。综上,我国应借鉴国际标准,制定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的三级程序,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国标根据中国种业发展实情提出了玉米单粒播新标准新模式,既体现了中国现代种子生产要求,又保证了中国种子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未来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单粒播种技术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制定单粒播种子质量评价标准,为单粒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关 键 词:主要农作物  种子质量标准  国际标准  种子认证制度  种子活力  单粒播
收稿时间:2022/11/21 0:00:00
修稿时间:2022/11/29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种业》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种业》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