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杂交鹅掌楸LhFB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引用本文:刘立盘,钟永达,杨爱红,等.杂交鹅掌楸LhFB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6):52-61.
作者姓名:刘立盘  钟永达  杨爱红  
作者单位:江西省科学院 生物资源研究所,江西省观赏植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科学院 生物资源研究所,江西省观赏植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科学院 生物资源研究所,江西省观赏植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188);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61BCB24008);江西省科学院重点项目(2018-YZD2-16);江西省科学院博士基金项目(2016-YYB-01)
摘    要:【目的】研究杂交鹅掌楸LhFB1基因启动子(pLhFB1)的活性,为研究该基因功能及相关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染色体步移法(Genome Walking)克隆LhFB1基因上游5′侧翼调控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lantCARE分析其包含的顺式作用调控元件。构建pCAMBIA1300-pLhFB1重组载体,对本氏烟草幼苗期叶片进行瞬转注射和GUS染色表达。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载体转化至野生型拟南芥,GUS组织染色分析其在T_2代转基因植株开花期根、茎、叶和花组织中的表达量,并用qRT-PCR对GUS组织染色进行活性验证。【结果】pLhFB1启动子序列长1 780 bp,含有多个TATA-box和CAAT-box及压力响应、激素响应、光信号转导、代谢循环元件。瞬转结果表明,烟草叶片注射部位有蓝色斑点,说明启动子有活性。遗传转化结果表明,转pLhFB1启动子拟南芥根、茎、叶和花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蓝色,且根和茎中的蓝色斑块较深。qRT-PCR结果说明,pLhFB1启动子在拟南芥根、茎、叶和花组织都有表达,与GUS染色结果基本相符。【结论】克隆得到pLhFB1启动子序列,其在转拟南芥植株各组织中都有活性,但以根和茎中较强。

关 键 词:杂交鹅掌楸  pLhFB1启动子  转基因拟南芥  GUS染色
收稿时间:2019/6/1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