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壳全海笋人工繁育技术 |
| |
作者姓名: | 柴雪良 方军 张炯明 肖国强 仇建标 林志华 李昌达 周志明 |
| |
作者单位: |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温州,325005;浙江省洞头县水产研究所,浙江,洞头,325700 |
| |
基金项目: |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温州市社会发展科学研究项目 |
| |
摘 要: | 2003-2005年,进行了宽壳全海笋繁殖的初步观察和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通过观察,揭示了宽壳全海笋繁殖和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筛选出了受精卵孵化、幼虫生长和采苗的适宜环境条件.在浙南沿海,宽壳全海笋的自然繁殖时间是每年的4-6月份,水温为18~22 ℃.壳长6 cm以上的雌性成熟个体1次产卵可超过2 000万颗,成熟卵的卵径约50 μm.受精卵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22~26 ℃,盐度21~26,在适宜条件下经过18 h左右发育至D形幼虫.幼虫生长发育的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2~26 ℃,而盐度范围为16~26;幼虫前期培育的最适宜饵料为球等鞭金藻;经26~50 d培育幼虫进入变态附着期.幼虫变态附着最适宜的基质为泥底质.2005年度,在面积120 m2水池中,培育出宽壳全海笋稚贝数量6 100万颗,单位面积出苗量5.08×105 grain/m2,平均壳长1.43 mm.
|
关 键 词: | 宽壳全海笋 人工繁育 胚胎发育 环境因子 |
收稿时间: | 2009-03-09 |
修稿时间: | 2009-03-09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