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遗传多样性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方耀林 张燕 杨焱清 肖汉兵 |
| |
作者单位: |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
| |
基金项目: | 中国水产科学院科研项目,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第五期开放项目 |
| |
摘 要: | 以线粒体DNA控制区为分子标记,对汉水流域大鲵(Andriasdavidianus)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在获得的757bp的碱基序列中,有18个多态性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部碱基数的2·38%;基因突变以转换为主,有一处插入或缺失;A、T、C、G四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8%、33·0%、20·9%、14·3%,且A+T的含量(64·8%)明显高于G+C的含量(35·2%)。28个样本检测到8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核苷酸变异在0·13%~1·74%之间,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diversity)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diversity)指数分别为h=0·8230±0·0440和π=0·00446±0·00122,显示了大鲵驯养群体的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
关 键 词: |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
文章编号: | 1000-6907-(2006)06-0008-04 |
收稿时间: | 2006-05-19 |
修稿时间: | 2006-05-19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