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有机与常规种植方式下稻麦轮作农田温室气体短期排放特征 |
| |
作者姓名: | 陈秋会 王磊 席运官 田伟 金淑 张弛 李妍 肖兴基 |
| |
作者单位: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42;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南京 210042 |
| |
基金项目: | 环保公益行业科研专项(201309036);云南省环保厅项目(YNZDZB[2017]002) |
| |
摘 要: | 为探明有机种植模式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太湖地区有机与常规种植模式下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农田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温室气体增温潜势(GWP)和排放强度(GHGI)进行温室效应估算。结果表明:在稻麦轮作季,有机与常规种植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整体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稻季,有机种植土壤CH_4排放总量为195.56 kg·hm~(-2),显著高于常规种植(119.77 kg·hm~(-2)),而CO_2和N_2O排放总量与常规种植无显著差异;在麦季,有机种植土壤CO_2、N_2O和CH_4排放总量分别为12 554.92、1.44 kg·hm~(-2)和7.02 kg·hm~(-2),常规种植土壤分别为8 096.61、2.67 kg·hm~(-2)和6.74 kg·hm~(-2)。稻季有机种植土壤温室气体GWP和GHGI显著高于常规种植,而在麦季常规种植较高。在整个稻麦轮作季,有机种植模式下温室气体GWP和GHGI分别为6 501.69 kg CO_2-eq·hm~(-2)和0.44 kg·kg~(-1),显著高于常规种植模式(4 745.38 kg CO_2-eq·hm~(-2)和0.37 kg·kg~(-1))。有机种植模式在稻季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无明显优势,但是有利于麦季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减排。
|
关 键 词: | 稻麦轮作 有机种植 温室气体 增温潜势 排放强度 |
收稿时间: | 2019-06-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