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30年演变及其驱动因子
摘    要:调查分析扬州市1984、1994、2005、2014年4个时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成土母质、土壤质地以及各时期的耕作制度、施用化肥品种和数量,参照第2次土壤普查的分级标准将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为5级,研究扬州市近30年肥料用量、有机物料投入、秸秆还田等对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4、1994、2005、2014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1.62、16.15、28.39和27.63 g·kg~(-1); 1984~2014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圩区、丘陵地区、通南高沙土区呈递减趋势。1984、1994年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以Ⅲ、Ⅳ级为主,占总面积的85%以上; 2005、2014年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以Ⅱ、Ⅲ级为主,占总面积的85%以上。30年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30年间成土母质、土壤质地的有机质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30年间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与有机物料投入呈正相关关系,其中1984~1994年有机物料投入量大幅度下降是导致前10年土壤有机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后20年合理施肥及秸秆还田量增加是土壤有机质大幅度大面积上升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合理施肥、有机物料投入、秸秆还田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