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成都平原典型稻作土壤重金属镉有效性及主要驱动机制
引用本文:王亚婷,党媛,杜焰玲,余江,何玉亭,沈杰,邓思维,陶红群.成都平原典型稻作土壤重金属镉有效性及主要驱动机制[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225-231.
作者姓名:王亚婷  党媛  杜焰玲  余江  何玉亭  沈杰  邓思维  陶红群
作者单位: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    要:通过对不同污染源稻作土壤理化性质、水稻镉(Cd)富集系数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探明成都平原典型土壤-水稻系统Cd的有效性及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工业源产区土壤平均Cd含量为1.21%,达国家标准(GB 15618—2009《国家环境土壤质量标准》)中0.3%的4倍,且显著高于农业磷肥源(APS)和有机肥源(AOS)产区;水稻分蘖期、成熟期各部位Cd富集量均表现为ISAPSAOS,且IS与AOS差异显著;Cd富集系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电导率和沙粒含量正相关,而与土壤pH值、粉粒含量和黏粒含量负相关,低pH值、轻质地土壤Cd吸附能力低,总体生物有效性较高;Cd富集系数与土壤水溶态、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Cd总体表现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和土壤中水溶态、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是影响研究区Cd有效性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 键 词:水稻土    污染来源  土壤理化性质  富集系数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