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虾苗密度对稻虾共作模式下稻虾生长及氮磷利用的影响
引用本文:寇祥明,韩光明,吴雷明,王守红,张家宏,唐鹤军,杨显祥,王曙光,张明伟,徐荣,李兵.虾苗密度对稻虾共作模式下稻虾生长及氮磷利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0,41(2):22-27.
作者姓名:寇祥明  韩光明  吴雷明  王守红  张家宏  唐鹤军  杨显祥  王曙光  张明伟  徐荣  李兵
作者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7;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扬州225009;江苏普兴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654;扬州市农业农村局,江苏扬州225000;扬州市龙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600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扬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专项;扬州市粮食绿色增产工程项目;高邮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
摘    要:稻虾共作模式下设置不同小龙虾虾苗投放密度(2、4、6、8尾·m~(-2)),研究不同虾苗投放密度对水稻、小龙虾生长及氮、磷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虾苗投放密度≤6尾·m~(-2)时,虾成活率高,生长快,饵料系数低;虾苗投放密度增加能够改善水稻的部分农艺性状,但有降低水稻产量的趋势;稻虾共作模式下,肥料是氮、磷的主要来源,稻谷和秸秆是氮、磷主要输出途径。在该试验条件下,虾苗适宜投放密度为6尾·m~(-2)。虾和稻对系统中氮、磷的总利用率分别为34.37%~40.75%、22.59%~25.29%,相当部分的氮、磷未被利用,应适当减少化肥的投入,进一步优化稻虾共作模式下提高氮、磷利用率。

关 键 词:水稻  小龙虾  密度  氮磷利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