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河蟹土池生态育苗敞池培养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技术
作者姓名:邵力  肖佳华  宋小平  闵元棋  杨家新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水产生物饵料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水产生物饵料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水产生物饵料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水产生物饵料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水产生物饵料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
基金项目: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技创新资金
摘    要:土池生态育苗是目前江苏沿海河蟹育苗的主导模式。通过敞水池塘开放式培养天然饵料(微藻-轮虫)达到生产河蟹苗种的目的。敞池培养海水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即在生物饵料培育过程中,通过添加培育天然饵料微藻和补充外源性饵料按照一定配比提高轮虫生产密度,延长轮虫高峰期持续时间,实现河蟹"饵料微藻-轮虫-河蟹幼苗"的土池生态育苗良性生产。通过在露天培育土池中,加入经过发酵的酵母悬液和无机氮肥(尿素)溶解液的方式,使轮虫的高峰期(1 200 ind./mL)时间维持5~6 d,最大密度达到3 320±35.78 ind./mL,比对照池最大密度(1 023±53.30 ind./mL)高出近2倍,由此可见,酵母加无机肥培养生物饵料的方式能相对缩短褶皱臂尾轮虫达到峰值的时间,并能明显提高种群的密度和延长轮虫高峰期时间。

关 键 词:河蟹  育苗  微藻  褶皱臂尾轮虫  酵母  尿素  密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