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李曼,何巧凤,刘焕才.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节水灌溉,2020(9):94-99,105.
作者姓名:李曼  何巧凤  刘焕才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041000;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兰州730030;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041000
摘    要:以甘肃省玉门市为典型案例区,基于水足迹理论和CROPWAT模型,利用气象和农业数据,对1981-2017年该地区小麦、大麦和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进行核算,并分析其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足迹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蓝水所占比重最大(78%),灰水次之(16%),绿水最少(6%);从各粮食作物水足迹整体变化趋势来看,蓝水与绿水呈互补关系,灰水与蓝水变化相一致;从单位产量水足迹来看,玉米是粮食作物中单位产量水足迹最低,单产最高的作物,在主要粮食作物种植中占有绝对优势。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因素是影响粮食作物水足迹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农业生产因素、气象因素和人口因素。其中,蓝水足迹主要受经济因素和农业生产因素影响;绿水足迹主要受气象因素中的风速和降水的影响;灰水足迹主要受氮肥施肥量影响。

关 键 词:水足迹  粮食作物  主成分  玉门市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