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豆耐低磷性状鉴定及优异种质筛选
作者姓名:武海燕  李喜焕  李文龙  孔佑宾  杜汇  张彩英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科技奖励性后补助资金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农业大学引进留学博士专项
摘    要:为发掘耐低磷大豆新种质,培育耐低磷新品种,以前期构建的含有247个株系的大豆耐低磷遗传群体为材料,在低磷和适磷处理下分别测定各株系的株高、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冠比、根系磷含量和根系磷利用率等9个耐低磷相关性状,并评价供试株系的耐低磷特性,筛选耐低磷优异种质。结果表明,9个参试性状中,除株高外,其余8个性状在不同磷处理间、供试材料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低磷处理有效且各株系对低磷逆境的适应性不同。主成分分析将上述8个存在显著差异的单一性状转化为2个综合指标,根据隶属函数和株系耐低磷综合评价值,结合聚类分析将供试247个株系分为耐低磷、中间型和不耐低磷3种类型,明确了各株系的耐低磷特性,并筛选出ZN-251、ZN-299、ZN-229等14个耐低磷优异种质。

关 键 词:大豆  耐低磷遗传群体  低磷胁迫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优异种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