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引用本文:孙华伟,张晓曦,张敬峰,张小飞.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分析[J].猪业科学,2019,36(8):54-55.
作者姓名:孙华伟  张晓曦  张敬峰  张小飞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诊断检测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诊断检测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诊断检测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诊断检测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
基金项目:江苏省家畜重要及新发疫病的监测与流行规律研究【编号:CX(18)3005】
摘    要:"防非措施千千万,生物安全第一站",非洲猪瘟的"横空出世"倒逼猪场重新思考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这似乎是目前对抗非洲猪瘟唯一可用的神盾。实地调研发现:多数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与预期效果相距甚远,探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不少猪场管理者的心思不在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上,而是寄希望于非洲猪瘟疫苗的早日问世;培训不系统;领导说不清;方法不可行;后勤供养不充足及"压迫式"执行效果差等。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是猪场健康管理的第一道屏障,而接种疫苗是最后一道防线,不能本末倒置。猪场摸索出适合自己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就相当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护城河","难做的事"需要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积累,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有机会迎来暴发。

关 键 词:生物安全  深层次  原因  分析
收稿时间:2019/7/3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猪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猪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