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捕牙鲆生长和摄食状况调查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宋立民,于清海,袁立来,司飞,任玉芹,任建功,张红涛,李楠. 回捕牙鲆生长和摄食状况调查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19, 0(5): 33-38 |
| |
作者姓名: | 宋立民 于清海 袁立来 司飞 任玉芹 任建功 张红涛 李楠 |
| |
作者单位: |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
| |
摘 要: | 以秦皇岛海域回捕牙鲆为材料,应用分子标记将其分成放流和非放流2组,采用形态学测量、鉴定方法并结合DNA条形码技术对比分析了2组牙鲆的生长和摄食状况。结果显示:(1)放流牙鲆的体长和体质量略大于非放流牙鲆,肥满度、脂肪含量和肠体比值略小,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各参数值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2) 2组牙鲆的空胃率较高,摄食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3)胃含物组成和种类基本一致,包括鱼类、软体动物、多毛类和虾类;(4)针对4种不可辨认的胃含物提取组织DNA,选用线粒体DNA COI基因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在Gen Bank中进行比对分析,并利用MEGA 4.0构建NJ系统进化树,结果鉴定出一种鰕虎鱼(Gobiidae sp.)、一种石首鱼(Sciaenidae sp.)、赤鼻绫鯷(Thryssa kammalensis)和火枪乌贼(Loliolus beka)。进而说明放流牙鲆经过禁渔期的适应,已经恢复了在增殖海域生存的能力。
|
关 键 词: | 牙鲆 增殖放流 生长指标 胃含物 DNA条形码 |
Growth and Feeding Status of the Captured Population of Paralichthys olivaceu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