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刈割频度对王草再生性能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明忠,朱红业,冯光恒,张映翠,龙会英,金杰,史亮涛,江功武,杨洪祥.刈割频度对王草再生性能及营养价值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Z1):222-224.
作者姓名:张明忠  朱红业  冯光恒  张映翠  龙会英  金杰  史亮涛  江功武  杨洪祥
作者单位: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651300
2. 楚雄州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楚雄,675000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干热河谷生态恢复技术与示范"(2001BA606A-07-01);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元谋干热河谷生态恢复技术示范"(云财建2005年144号).
摘    要:以不同生长周期进行刈割新建植的热带牧草-王草,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牧草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干热区雨养条件下王草再生性能达最佳时的生长期和刈割次数.试验结果表明作为青刈饲喂或青贮的牧草,王草生长期一般在35~45 d,经济性状较好;作为种苗生长期保持在90 d产量较高.高频率刈割可减少王草生长期的拔节数,提高生长期分蘖数和粗壮度.

关 键 词:王草  刈割频度  再生性能  雨养型  干热区
修稿时间:2006年6月12日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