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籼型杂交稻和三系酯酶同工酶谱的变化与种子纯度鉴定的研究
引用本文:高铸九,顾佳清,陈凤英,唐丽华.籼型杂交稻和三系酯酶同工酶谱的变化与种子纯度鉴定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83(1).
作者姓名:高铸九  顾佳清  陈凤英  唐丽华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江苏杨州种子公司
摘    要:引言杂交稻的研究和推广,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很大贡献,1981年底全国累计种植面积已达3.3亿亩。近年来,由于杂交制种技术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以及随着三系亲本世代的提高,引起不育系和保持系等育性和恢复力的分离和退化,使杂种与三系的种籽严重混杂纯度降低,削弱了杂交稻的增产优势,亩产明显下降。杂交稻和三系种子的外形相似,不能以粒形的特征作为鉴别纯度的标准。因此,种子部门和生产单位迄今未能建立一套简便、正确的纯度鉴别技术。应用脂酶同二酶技术预测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已有不少报导,都已证明籼型杂交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