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方法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颜妙珍 李兰兰 冯名开 崔芸瑜 陈棕林 周岐伟 赖家业 |
| |
作者单位: | 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4 |
| |
基金项目: |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 AA17204058-17);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17204058)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百香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百香果种子育苗及杂交后代种子萌发、性状观察奠定基础。【方法】以百香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温(25、45、65、85、100℃)、浓硫酸浸泡时间(0、0.5、1、2、5、8、10、15 min)、赤霉素浓度(0、200、400、800 mg/L)、培养温度(18、28、35、18~28、28~35℃)、有无种壳及不同物理处理方式(针刺、磨砂)对百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为考查指标,确定种子萌发适宜条件。【结果】百香果种子在65℃温水中自然冷却浸泡24 h发芽率最高(57.78%);浓硫酸最适浸泡时间为8 min,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77.38%、77.38%和3.39;赤霉素浓度为400 mg/L时发芽率高达81.11%;最适发芽培养温度为28~35℃变温,发芽率为64.44%;全剥壳的百香果种子发芽率达76.67%;磨砂和针刺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针刺不好控制容易伤到种胚,以磨砂为佳,发芽率为60%。【结论】百香果种子适宜用65℃温水自然冷却浸泡24 h或浓硫酸处理8 min后浸泡24 h,采用磨砂处...
|
关 键 词: | 百香果 种子萌发 发芽率 发芽指数 发芽势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