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在生态输水工程前后的变化
引用本文:刘洪霞,管文轲,扎依达·斯迪克,张和钰,吴天忠,曹晓明,张谱,冯益明.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在生态输水工程前后的变化[J].林业科学,2018(9).
作者姓名:刘洪霞  管文轲  扎依达·斯迪克  张和钰  吴天忠  曹晓明  张谱  冯益明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新疆林业科学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伊犁州林业科学院生态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摘    要:【目的】探讨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以期为生态调水工程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年,1999年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在RS与GIS支持下,通过解译遥感影像提取保护区湿地景观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动态度和分形分维数分析湿地面积在生态输水前后的时空变化。【结果】1992—2016年湿地面积呈先减后增趋势,1992—1999年(生态输水前)减少了16.8%,1999—2016年(生态输水后)缓慢恢复了6.9%,说明生态输水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1992—1999年间,保护区所有湿地类型变化速率均较大,人类活动扰动剧烈,人工湿地面积增大但其他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在实施生态输水的17年间,湿地面积变化速度趋缓,快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恢复过程缓慢,恢复效果还有待改善。【结论】生态输水恢复性增加了湿地面积,但因生态输水主要是沿塔里木河干流沿线实施,人为干扰还在逐年加剧,导致湿地的保护与破坏共存,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是永久性河流等临时性水域湿地,真正发挥生态效益的沼泽湿地却未明显增加,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还有限,说明目前的生态输水策略还需要改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