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两大粮食主产区耕地等别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摘    要:以中国东北及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为对象,以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吉林等9个省的农用地县级分等成果为数据来源,通过Arc GIS统计分析,经加权平均法数据处理,研究耕地等别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两大粮食主产区耕地在1~15等均有分布,其平均等别为9.5等,比全国耕地平均等别9.8等高0.3个等别;省际之间耕地等别差异明显,湖北、湖南和江西3个省份的耕地等别较高,集中在5~8等,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耕地等别较低,集中在9~12等,湘、鄂、皖、赣区耕地等别高于晋豫区和东北区;一级指标区耕地等别差异较大,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四川盆地和黄淮海区耕地等别较高,东北区、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区、黄土高原区和云贵高原区耕地等别较低;耕地等别与区域资源本底要素水平相一致,复种指数与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水平高的指标区耕地等别较高,灌溉水田和水浇地等别总体高于旱地和其他宜农地,复种指数相同的指标区,应优先保护等别较高的水田和水浇地,重点提升等别较低的旱地和其他宜农地。这为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划定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重点区域、优化耕地空间布局提供了理论参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