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生长期太子参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
引用本文:袁婧,李金玲,刘宇鹏,武子茜,曹国璠,赵致,王华磊,刘红昌.不同生长期太子参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J].贵州农业科学,2014(10).
作者姓名:袁婧  李金玲  刘宇鹏  武子茜  曹国璠  赵致  王华磊  刘红昌
作者单位:1. 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2. 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 工程 实验室,贵州 贵阳,550025
3. 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 工程 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太子参块根膨大规律及生理调控机制研究”(31260305);贵州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项目施中药科合专项[(2010)03];贵州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计划项目[黔科合计 Z 字(2010)4015];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黔发改高技(2009)2805];贵州省科技厅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黔科合人才团队(2010)4006];贵州大学2013年研究生创新项目“不同施肥对太子参根际土壤微环境及其块根内源激素的影响”
摘    要:为给太子参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太子参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土壤 pH 在4月中旬(6.05)和6月初(6.18)分别出现峰值;水分变化无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开花中后期(5月初)含量最高;碱解氮含量在开花后期(5月中旬)含量最低,块根成熟后(7月中旬)含量最高;速效磷大致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速效钾开花初期含量高于出苗期,且是全生育期的最高值(97.82 mg/kg );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在地上部分逐渐凋零后降低;脲酶活性波动较大;出苗后,太子参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出现了3次波峰,2次波谷;放线菌和细菌也分别有2次波峰和2次波谷,从三大微生物菌类比值来看,在块根成熟期的变化波动较大;产量增加速度最快的也是在开花中后期。结论:多个指标均在太子参茂盛生长期出现多个峰值,且部分指标在采收时出现徒增的现象;开花中后期是产量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最后活跃的时期,而微生物最活跃的时期是在块根成熟期;太子参不同生长期会影响其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应加强对太子参根际微生物菌根的研究,以有效遏制根腐病的发生,改善太子参土壤根际微生态环境。

关 键 词:太子参  根际  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d Microbial Quantity of Rhizosphere Soi l of Radix pseudostel l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
YUAN Jing,LI Jinling,LIU Yupeng,WU Zixi,CAO Guofan,ZHAO Zhi,WANG Hualei,LIU Hongchang.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d Microbial Quantity of Rhizosphere Soi l of Radix pseudostel l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J].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10).
Authors:YUAN Jing  LI Jinling  LIU Yupeng  WU Zixi  CAO Guofan  ZHAO Zhi  WANG Hualei  LIU Hongchang
Abstract:
Keywords:Radix pseudostell  rhizospher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soil microorganism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