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放牧强度对贵州威宁人工草地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李硕  李富祥  李振松  周晓鑫  仝宗永  商丽荣  苗丽宏  李向林  万里强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贵州省威宁高原草地试验站,贵州 威宁,5531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摘    要:贵州威宁地区栽培草地的建植常以鸭茅(Dactylis glomerate)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主,通过在建植均匀的草地上进行分群分区放牧,研究了不同羊群的放牧强度对人工栽培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放牧利用下的群落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而低度和中度放牧处理下的群落高度和生物量均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放牧利用降低了鸭茅和白三叶的频度和盖度;放牧利用对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在高放牧压力处理中,10~30cm土层土壤容重比其他处理平均升高32%;放牧对土壤化学性质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综合草产量和草地恢复能力分析,贵州威宁地区的栽培草地最适载畜量应该在17~23SU/hm^2。

关 键 词:放牧强度  栽培草地  植被特征  土壤理化特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草原与草坪》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草原与草坪》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