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乔佳兴,马丽杰,孔新宇,王军娟,胡小平.小麦条锈菌夏孢子保存时间及存活力评价[J].麦类作物学报,2013,33(5):1043-1047. | [2]、 | 黄富 张长伟.马唐瘟菌与稻瘟病发生的关系研究[J].水稻高梁科技,1995(1):23-26. | [3]、 | 陈体强 翁启勇.稻瘟病菌EST酶谱分析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1994,12(1):1-4. | [4]、 | 吴丽民,卞文印,胡芳辉,连永乐,聂雅婷,王宗华,鲁国东.稻瘟病菌MGG14093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5,36(2):302-307. | [5]、 | 甘代耀 王乌齐.稻瘟病菌致病性及抗源育种利用研究简报[J].福建稻麦科技,1999,17(1):49-52. | [6]、 | 项旭跃,曹雪琦,魏立婧,郑华坤,鲁国东.福建省稻瘟病菌田间种群无毒基因的变异检测[J].热带作物学报,2023,44(2):375-384. | [7]、 | 刘永锋,陈志谊,俞文渊,于俊杰,胡建坤,刘邮洲,聂亚锋.稻瘟病菌分泌蛋白质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初探[J].中国水稻科学,2011,25(4):452-454. | [8]、 | 黄富 涂建华.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研究[J].水稻高梁科技,1997(2):26-29. | [9]、 | 吴小燕,王教瑜,张震,井金学,杜新法,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姜华,王艳丽,孙国昌.稻瘟病菌致病性增强突变体B11的基因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09,23(6):611-615. | [10]、 | 邱福林 王大为.稻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垦殖与稻作,2004(3):26-28. | [11]、 | 邱福林,王大为.稻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北方水稻,2004(3):26-28. | [12]、 | 童建新,任佐华,刘毅雄,俞海,刘二明.湖南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J].杂交水稻,2012,27(3):66-70. | [13]、 | 张丽丽,桑海旭,马晓慧,毛艇,阙补超,王绍林,张战,于深州,李春泉.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及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J].北方水稻,2021,51(1):54-58. | [14]、 | 王玲,左示敏,张亚芳,陈宗祥,潘学彪,黄世文.四川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15,29(3):327-334. | [15]、 | 潘月卓,刘志恒等.辽宁省水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J].垦殖与稻作,2001(6):28-30. | [16]、 | 黄春艳 郭梅.黑龙江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抗药性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1999,13(1):49-50. | [17]、 | 毛雪琴,姜华,王艳丽,张震,柴荣耀,王教瑜,邱海萍,杜新法,孙国昌.稻瘟病菌不同拼接版本基因组序列差异性比较[J].中国水稻科学,2013,27(4):425-433. | [18]、 | 张海珊,杨雪,章东方,严丹侃,顾江涛,张爱芳.稻瘟病抗性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种群抗性的影响[J].中国稻米,2020(1):50-53. | [19]、 | Hoy,JW 曾献军.路州甘蔗黑穗病菌孢子堆的产生和孢子的传播[J].国外农学:甘蔗,1992(3):52-57. | [20]、 | 杨帆,宋林林,谢序泽,赵臻,周立帅,叶文雨,鲁国东.稻瘟病菌MoRho2基因功能初步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6,37(10):1992-19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