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水稻氮素利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姓名:孙园园  张桥  孙永健  殷尧翥  刘芳艳  马鹏  马均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 温江 611130;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温江 611130;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 温江 611130;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温江 61113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YFD0301202);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20YJ0411);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省重实验室2018–重点–05–01);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支持经费(川人社办发[2016]183号)
摘    要:在川西平原稻油轮作典型的砂质壤土区,设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堆腐还田和直接还田)、灌溉方式(淹灌和有氧灌溉)和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的3因素裂区试验,分析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水稻氮素利用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主要生育时期水稻氮素积累、结实期(抽穗和成熟期)氮素转运与利用、稻谷产量及成熟期稻田耕层(0~20 cm)土壤脲酶活性、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秸秆堆腐还田对水稻氮素利用和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控作用显著高于秸秆直接还田的,同一水氮管理下,成熟期植株和籽粒氮积累量分别提高了9.7%~32.9%和7.5%~45.3%,增产7.3%~18.5%,各生育期的平均土壤脲酶活性提高4.8%~9.7%;同一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处理下,相比于淹灌处理,有氧灌溉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并能提高多数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及脲酶活性;同一秸秆还田和灌溉方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产量、各器官(除2017年成熟期的穗外)和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及抽穗至成熟期茎鞘的氮素转运量、转运率、贡献率、土壤脲酶活性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均先增加,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最高,继续增加施氮量,这些指标反而降低.本研究条件下,油菜秸秆堆腐还田和有氧灌溉与配施150 kg/hm2氮肥的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增强结实期土壤耕层脲酶活性,提高植株氮素积累量、结实期茎鞘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从而促进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同步提高.

关 键 词:水稻  稻油轮作  秸秆还田  水氮管理  氮素利用  土壤理化性质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