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台阶增长的构成因素分解 |
| |
作者姓名: | 金涛 钱俊熹 黄丽艳 佴军 陆建飞 |
| |
作者单位: |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
| |
基金项目: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PAPD)。 |
| |
摘 要: | 1949-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刚好实现5个亿t台阶的跨越。本文基于粮食产量计算公式,厘出5个产量构成因素,并运用因素分解法,评估各自对亿t增产台阶的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亿t台阶期中,作物单产提升始终是最主要贡献因素,以1978年为界,其对总产的贡献总体呈先增后减态势;复种指数、粮食作物品种结构以正贡献为主,至新近台阶期,两者贡献程度均明显放大,其中复种贡献量已接近于作物单产的贡献量。粮作比调整始终是最主要减产因素,耕地面积也以负贡献为主,尤其1978年后,两者负影响均较前期有明显放大,至新近台阶期达最高。结合我国粮食增产台阶的因子演变过程,探讨了未来粮食增产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
关 键 词: | 粮食增产 台阶式 因素分解 作物单产 复种指数 粮食品种结构 粮作比 中国 |
收稿时间: | 2015-08-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