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
引用本文:张蒙生,陈敏,丁玲,李松.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J].安徽农学通报,2024(4):72-78.
作者姓名:张蒙生  陈敏  丁玲  李松
作者单位:1.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为了解横沙东滩围垦后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现状,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10月(秋季)、2020年4月(春季)在横沙东滩自然潮滩和成陆区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工作。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6种,自然潮滩物种数高于成陆区;自然潮滩和成陆区优势种明显不同,自然潮滩优势种为圆锯齿吻沙蚕、河蚬、缢蛏和谭氏泥蟹,成陆区优势种为日本新糠虾、日本旋卷蜾蠃蜚和摇蚊幼虫。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成陆区(481.60 ind./m2)高于自然潮滩(302.40 ind./m2),平均生物量为自然潮滩(84.50 g/m2)高于成陆区(6.71 g/m2)。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J、d)为自然潮滩高于成陆区。Cluster和MDS分析表明,横沙东滩不同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之间存在较明显差异,ABC曲线表明成陆区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影响。

关 键 词:横沙东滩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