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乌兰布和沙漠植被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
引用本文:马全林,张德奎,袁宏波,郑庆钟,丁峰,张锦春,魏怀东,靳虎甲,刘有军,孙涛,王继和.乌兰布和沙漠植被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9):160-167.
作者姓名:马全林  张德奎  袁宏波  郑庆钟  丁峰  张锦春  魏怀东  靳虎甲  刘有军  孙涛  王继和
作者单位: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730070;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武威733000;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民勤733300;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730070;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武威733000;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730070;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民勤7333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植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建立植物群落与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因子间的对应关系,以明确乌兰布和沙漠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影响群落变化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植被由51科161属318种植物组成,可划分为30个群落类型。海拔、降水量以及土壤水分、粒度和养分是影响沙漠植被物种组成及其分布的主要因子。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等主要植物群落生境对应较高沙粒含量,分布范围广;盐爪爪(Kalidium spp.)、马蔺(Iris lactea)、柽柳(Tamarix spp.)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生境对应较高的土壤水分、盐分和粘粒含量,属于小生境群落;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群落生境对应较高的降水量,分布于沙漠东部。因此,在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与固沙植被建设中,应加强对土壤生境的保护,并针对不同区域的生境特点选择适宜的固沙植物及其恢复管理措施。

关 键 词:乌兰布和沙漠  沙漠植被  排序  环境因子  数量分类

Numerical class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of desert vegetation in the Ulan Buh Deser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