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北东部天然次生林的景观格局及破碎化分析——以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为例(英文)
引用本文:李淑娟,隋玉正,孙志虎,王凤友,李玉文.东北东部天然次生林的景观格局及破碎化分析——以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为例(英文)[J].林业研究,2005(1).
作者姓名:李淑娟  隋玉正  孙志虎  王凤友  李玉文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青岛 266003,中国,青岛 266003,中国,哈尔滨 150040,中国,哈尔滨 150040,中国,哈尔滨 150040,中国
基金项目: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D Program of China during the 10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02BA515B040).
摘    要:帽儿山地区是东北东部山区较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经营管理越来越要求集约化,对天然次生林区的景观格局分析及评价是极其必要的。利用帽儿山林场1∶10000 的林相图(根据1999 年航测照片及1999 年调查材料绘制而成),1∶10000 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999)和实地调查资料,在ARC/INFO 支持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帽儿山林场各种景观类型的形状指数,破碎化指数进行了分析。自然景观的形状指数,形状破碎化指数均大于人工景观,而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取决于斑块数目的多少。其中,天然林受人为干预较小,形状复杂,其形状指数大于人工林;人为控制的景观,如苗圃、农地、采伐迹地等,形状较规则,形状指数较小;天然林的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大于人工林,也大于非林地。软阔叶林的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最大。图3 参11。

关 键 词:景观变化  斑块  形状指数  破碎化指数  东北东部  中国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