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型铜冶炼厂周边农田区大气重金属沉降特征研究
作者姓名:陶美娟  周静  梁家妮  崔红标  徐磊  祝振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江西 鹰潭 33521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摘    要:为探索铜冶炼厂周边农田区大气重金属沉降的时空变异特征,以冶炼厂为中心,四周等距离均匀分设8个监测点,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根据酸沉降检测技术规范,采收大气干湿沉降混合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样品中Cu、Cd、Pb、Zn、Cr含量,计算各监测点所代表区域各类重金属沉降通量。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Cu、Cd、Pb、Zn、Cr的年沉降通量分别为638、6.56、70.0、225、22.7 mg·m-2·a-1。五种重金属沉降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变化特征,其中Cd、Zn和Cr的月际间变化显著(P0.05,n=96),Pb、Zn、Cr季节间变化显著(P0.05,n=32),而Cu无显著的月间或季间变化。空间上,Cu、Cd、Pb年沉降通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n=8),以铜冶炼厂西南方向的九牛岗监测点最高,而Zn和Cr则无显著性差异。

关 键 词:大气沉降  重金属  时空变异  农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