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抗盐碱种植模式研究
引用本文:段宇坤,刘景辉,陈培义,王胜利,扈学文,赵东梅.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抗盐碱种植模式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7(6):26-27.
作者姓名:段宇坤  刘景辉  陈培义  王胜利  扈学文  赵东梅
作者单位: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010019
2. 呼和浩特市农机管理总站
3. 呼和浩特市多种经营站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计划项目 , 呼浩特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摘    要:研究不同牧草品种在盐碱地上的适应性及种植模式对盐碱地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在重度盐碱地上仍能获得较高产量,其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是单作苜蓿的3.70和4.90倍,是单作燕麦的4.27和7.80倍。粗蛋白产量是苜蓿与燕麦混作处理的4.5倍。不同种植模式中,燕麦和苜蓿混作时的脱盐效果最佳,水溶性盐总量较对照低6.13g/kg,且混作时作物鲜干比最大,适口性好,而且混作提高了鲜干草及蛋白质产量。单作模式中,燕麦脱盐效果最好,在盐碱地上有较强的适应性。

关 键 词:牧草  抗盐碱  种植模式
修稿时间:2007年10月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