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秦巴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宁强县为例
引用本文:李姗姗,,曹广超,,赵鹏飞.秦巴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宁强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3):186-191.
作者姓名:李姗姗    曹广超    赵鹏飞
作者单位:1. 青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 810008;2.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西宁 810008;3.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安 710127
摘    要:探讨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依据。基于宁强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和SRTM-DEM,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探索性数据分析和空间“热点”探测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着手,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主导因素地形的影响,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密度较大,斑块规模较小,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低;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用地规模差异显著,规模较大的斑块集中分布在河流阶地、低山区,呈“拱形分层”结构。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宁强县农村居民点的整合优化可分为积极发展型、内部挖潜型、异地搬迁型,为该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宁强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