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稻产量性状的QTL定位与上位性分析
引用本文:曹立勇,占小登,庄杰云,郑康乐,程式华.水稻产量性状的QTL定位与上位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1):1241-1247.
作者姓名:曹立勇  占小登  庄杰云  郑康乐  程式华
作者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杭州,310006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资助项目 (0 10 0 0 70 15 ),国家 973计划资助项目 (2 0 0 2CCA0 410 0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资助项目
摘    要: 应用 16 8个DNA标记 ,对水稻中 15 6 (高产 )×谷梅 2号 (低产 )的重组自交系 (RIL)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 ,构建了全长为 14 4 7.9cM、覆盖水稻基因组 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于 2 0 0 1年分单季和连作晚季两季 ,在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场以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种植该群体的 30 4个株系及双亲 ,考查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 6个产量构成性状。采用QTLMapper1.0 1统计软件进行QTL定位、上位性分析及其与环境 (季别 )的互作效应分析 ,共检测到产量构成性状的 30个加性主效应QTL ,分别位于除第 5、9染色体以外的 10条染色体上 ,另有 2个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 ;还检测到 31对影响产量构成性状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QTL。在所有的上位性互作效应中 ,多数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的贡献率及效应均较小 ,没有检测到上位性互作效应与环境的显著互作

关 键 词:遗传图谱  产量性状  加性效应QTL  上位性效应
修稿时间:2002年11月25

QTL Mapping and Epistasis Analysis for Yield Components in a RIL Population of Rice (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
CAO Li-yong,ZHAN Xiao-deng,ZHUANG Jie-yun,ZHENG Kang-le,CHENG Shi-hua.QTL Mapping and Epistasis Analysis for Yield Components in a RIL Population of Rice (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3,36(11):1241-1247.
Authors:CAO Li-yong  ZHAN Xiao-deng  ZHUANG Jie-yun  ZHENG Kang-le  CHENG Shi-hua
Abstract:
Keywords:NULL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