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氮的影响
作者姓名:黄威  陈安磊  王卫  谢小立  童成立  刘守龙  苏衍涛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桃源415700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桃源415700
3.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4. 广东省梅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梅州,514071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摘    要:土壤活性有机碳、氮是土壤有机碳、氮中最活跃的组分,在土壤碳、氮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湖南3个长期定位试验点(桃源、宁乡、桃江)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表层土壤MBC、MBN、DOC、DON,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MBC+DOC,MBN+DON)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及配施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含量。与对应的无肥处理(CK)相比,长期单施化肥(NPK)使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提高幅度分别为3.3%~21.0%和3.3%~27.1%,长期有机肥施用提高幅度分别为48.7%~84.8%和17.9%~105.8%,且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含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加,3个试验点活性有机碳大小顺序为桃源>宁乡>桃江。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SOC)的累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SOC的含量关系不大。桃源土壤粘粒含量较高可能是土壤SOC累积速率快的主要原因;宁乡和桃江的粘粒含量和有机碳投入量相差不大,桃江较高的初始SOC水平影响了SOC积累速率;桃源和宁乡试验点的土壤活性氮含量相差不大,约是桃江的1.8倍。与土壤全氮(TN)相比,全氮的积累速率与土壤活性氮的关系更为密切,两者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关 键 词:长期施肥  活性有机碳  活性有机氮  稻田土壤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