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麦品种混种对条锈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引用本文:陈企村,朱有勇,李振岐.小麦品种混种对条锈病发生程度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5):119-123.
作者姓名:陈企村  朱有勇  李振岐
作者单位: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云南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1
2. 云南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1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4. 云南省曲靖市农科所,云南,曲靖,655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
摘    要:【目的】为生产上应用品种混种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比较了繁19、引11-12、川麦107、靖麦10号、青春55、46548-3和安96-8这7个小麦品种单种,及在感病品种繁19的基础上依次加入上述其余6个品种分别形成组分为2~7的小麦品种混种群体后,条锈病的发生程度。【结果】不同小麦品种混种的条锈病病情指数与其组分单种病情指数的平均数相比,平均减少57.7%,减少幅度为37.2%~72.2%。在2003~2004年,不同小麦品种混种群体的条锈病病害防治效应显著性都不高,但在2004~2005年,包含4、6、7个组分的小麦品种混种群体的条锈病病害防治效应均为显著(P<0.05),包含3、5个组分的小麦品种混种群体的条锈病病害防治效应也比较显著(P<0.10)。对于2005年试验资料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小麦品种混种群体的条锈病病害防治效应,有随组分数目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结论】利用品种混种可以使小麦条锈病的病情指数降至一定程度。

关 键 词:品种混种  小麦条锈病  组分数目  品种多样性
文章编号:1671-9387(2008)05-0119-05
收稿时间:2007/12/7 0:00:00
修稿时间:2007年12月7日

Effect of wheat cultivar mixtures on severity of stripe rust
CHEN Qi-cun,ZHU You-yong,LI Zhen-qi,TANG Yong-sheng,KANG zhen-sheng.Effect of wheat cultivar mixtures on severity of stripe rust[J].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 and,2008,36(5):119-123.
Authors:CHEN Qi-cun  ZHU You-yong  LI Zhen-qi  TANG Yong-sheng  KANG zhen-sheng
Institution:1(1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2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for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and Pest Management,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201,China;3 Quj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Qujing,Yunnan 655000,China)
Abstract:
Keywords:cultivar mixture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component number  variety diversit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