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线纹尖塘鳢(♀)、云斑尖塘鳢(♂)及其杂交、回交子代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引用本文:朱晓平,骆剑,尹绍武,胡亚丽,胡静,祝斐.线纹尖塘鳢(♀)、云斑尖塘鳢(♂)及其杂交、回交子代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7):147-153.
作者姓名:朱晓平  骆剑  尹绍武  胡亚丽  胡静  祝斐
作者单位:1.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461;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口570228
2.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口,570228
3.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461
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笋壳鱼优良品种培育与应用示范”(2011GA690368);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笋壳鱼优质苗种规模化繁育与高效养殖推广示范”(2010GB2E200377);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河川沙塘鳢遗传改良与优良品种培育”(cx(11)1037);南京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云斑尖塘鳢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2011104xGQ0071).
摘    要:为选育出生长快、外形美、耐粗饲、易起捕的尖塘鳢属鱼类新品种。本研究用20对微卫星引物对线纹尖塘鳢(♀)、云斑尖塘鳢(♂)及其杂交、回交子代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出8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以线纹尖塘鳢最低(1.6087),杂交子代F1最高(2.913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依次为云斑尖塘鳢(2.2570)>杂交子代F1(2.1516)>回交子代F2(2.1061)>线纹尖塘鳢(1.5164);在4个群体中平均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香农指数(I*)4个参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891~0.7767、0.2714~0.5193、0.3473~0.4458、0.3662~0.7993。其中,各参数均为线纹尖塘鳢群体最低,平均观测杂合度和香农指数杂交子代F1最高,平均期望杂合度回交子代F2最高,多态信息含量云斑尖塘鳢群体最高,且各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均高于平均期望杂合度;哈代-温伯格平衡的χ2检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位点发生了偏离(P<0.05);根据Nei’s遗传距离建立的UPGMA聚类图表明:杂交子代F1和回交子代F2聚为一支后再与线纹尖塘鳢聚为一支,而云斑尖塘鳢为另一支,并且无论是杂交还是回交均表现了一定的母本效应。

关 键 词:A-PAGE  A-PAGE  
收稿时间:2012/3/26 0:00:00
修稿时间:2012/4/2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