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小兴安岭红松胸高断面积生长随树龄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马颢铜  金光泽  刘志理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2YFD2201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63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572022DS13);
摘    要:目的: 揭示红松胸高断面积生长随树龄的变化规律,探究其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理解树龄、环境因子和功能性状在树木生长和经营中的重要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不同树龄(16~285年)红松样树65株,采用胸高断面积生长率(BAGR)表征树木径向生长,测定树木所处的环境因子(光照强度、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土壤pH)和功能性状(叶、枝、根性状),探究红松胸高断面积生长随树龄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1) 红松BAGR随树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树龄小于220年时BAGR随树龄增加而增大,大于220年时BAGR随树龄增加而减小;2) 树龄、光照强度和土壤pH对红松幼龄树(16~100年)BAGR存在正向影响,比叶面积对幼龄树BAGR存在负向影响;3) 土壤氮含量和木质密度对红松中龄树(100~220年)BAGR存在显著负向影响;4) 树龄显著抑制红松老龄树(大于220年)胸高断面积生长,根氮含量及多年生针叶单位质量氮和磷含量促进老龄树胸高断面积生长,且根氮含量的影响更加显著。结论: 树龄、环境因子和功能性状共同驱动红松径向生长,影响效果随树龄变化而异;限制红松生长的资源条件随树龄增加由光照转为土壤养分和自身生理因素。

关 键 词:红松  胸高断面积  径向生长  树龄  光照强度  土壤养分  比叶面积  
收稿时间:2021-09-22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