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6种舌鳎亚科鱼类ITS1序列长度多态性及系统分析
引用本文:孔晓瑜, 罗海容, THOMAS A. Munroe. 短吻三线舌鳎、褐斑三线舌鳎和紫斑舌鳎种类的有效性厘定[J]. 水产学报, 2024, 48(3): 039110. DOI: 10.11964/jfc.20220913674
作者姓名:孔晓瑜  罗海容  THOMAS A. Munroe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1;2.美国史密斯自然博物馆国家系统研究室,华盛顿特区 MRC-15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872570);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2020B1212060058)
摘    要:

舌鳎属有些种类形态特征高度相似,导致了鉴定困难和种类的混乱,例如短吻三线舌鳎 (Cynoglossus abbreviatus,Gray,1834)、褐斑三线舌鳎 (C. trigrammus,Günther,1862)和紫斑舌鳎 (C. purpureomaculatus,Regan,1905)的种类有效性和种间关系就存在三种观点:仅短吻三线舌鳎为有效种;短吻三线舌鳎和褐斑三线舌鳎均为有效种,而紫斑舌鳎是褐斑三线舌鳎的次同物异名;三个名义种均为有效种。为了解决这一分类混乱,本研究对三种舌鳎的原始描述、自测的模式标本和中国大陆沿海采集标本的28个形态特征和分子条形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8个可数和16个可量特征的比例值以及2个描述性状在三个种之间为一致、包含、大部分重叠的关系;只有2个描述特征存在差异,一个是在吻长较上眼上缘距背鳍基部的长度特征上,短吻三线舌鳎和紫斑舌鳎为略长、等长或略短于的连续特征值,而褐斑三线舌鳎为明显大于;另一个差异是体表的花色差异,紫斑舌鳎体长一般小于200 mm,且具有明显的斑纹,短吻三线舌鳎体长一般大于200 mm,且随着体长增加,斑点逐渐淡化或者无斑,而不同体长的褐斑三线舌鳎在头后和身体前3/4均具有明显的零星褐色斑纹。
COⅠ分子条形码结果显示,短吻三线舌鳎和紫斑舌鳎的遗传距离为0.000~0.002,为种内差异; 褐斑三线舌与其他两种舌鳎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41~0.145,为种间差异。研究表明,短吻三线舌鳎和褐斑三线舌鳎是有效种,紫斑舌鳎是短吻三线舌鳎的次同物异名。本研究结果为鲽形目鱼类的正确分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鲽形目  舌鳎科  形态特征  有效性  COⅠ条形码
收稿时间:2022-09-05
修稿时间:2022-11-25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