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优质稻“粤农丝苗”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及主效QTL qBB-11-1的精细定位
引用本文:薛皦,卢东柏,刘维,陆展华,王石光,王晓飞,方志强,何秀英.优质稻“粤农丝苗”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及主效QTL qBB-11-1的精细定位[J].作物学报,2022(9):2210-2220.
作者姓名:薛皦  卢东柏  刘维  陆展华  王石光  王晓飞  方志强  何秀英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82639);;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2021KJ105);;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020209000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30172,2021A1515110411);
摘    要:白叶枯病是对水稻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病害,严重危及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挖掘新的抗病基因是改良水稻对白叶枯病抗病性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广东省及华南稻区主栽的优质抗病水稻品种粤农丝苗为材料,利用抗病品种粤农丝苗和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及回交群体,进行接种鉴定及基因定位分析。遗传分析表明:粤农丝苗的抗性由不完全显性的白叶枯病抗病基因控制;重组自交系抗病表型结合重测序结果初定位到一个抗性QTL qBB-11-1,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利用片段重叠群分法将qBB-11-1精细定位在InDel标记P89和P54之间,物理距离约为63kb,区间内包含6个候选基因,且粤农丝苗中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可能是未被报道的新基因。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主栽品种粤农丝苗的抗性基因挖掘与利用将对华南稻区白叶枯病抗性育种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

关 键 词:水稻  粤农丝苗  白叶枯病  抗病  QTL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