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氧化还原介体对短程反硝化细菌亚硝氮积累影响研究
作者姓名:尹鑫  何川  魏立娥  赖发英  倪国荣  胡建民  周春火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市农业农田养分资源管理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试验室,江西 南昌330045;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市农业农田养分资源管理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试验室,江西 南昌330045;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46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水利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
【目的】亚硝酸盐的稳定获得对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期望通过筛选投加合适的氧化还原介体将反硝化控制在亚硝氮的阶段,实现稳定的短程反硝化,并优化反应条件进一步增加亚硝氮的积累量,为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提供一种新的亚硝氮供给方式。【方法】通过序批式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2-羟基-1,4萘醌(ME)、蒽醌(AQ)和1-氯蒽醌(1-AQ)的投加对短程反硝化细菌亚硝氮积累的影响,并且通过酶促动力学实验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最后通过16S rDNA分析,对短程反硝化细菌菌群群落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首先,相比对照,投加75μmol/L AQ和1-AQ分别导致亚硝酸盐氮的积累量提高了74.8%和1.06倍,但是ME的投加几乎没有增加亚硝氮的积累;其次,试验结果表明,当投加C/N比为2时,亚硝氮积累量最多,使得投加1-AQ效果最好,亚硝氮积累量最高达到了52.98 mg/L(初始硝氮为100 mg/L);再次,酶促动力学试验揭示了1-AQ使得亚硝酸盐迅速积累的原因在于其提高了69.13%的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却仅仅将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提高了36.74%;最后,16S rDNA结果显示,本试验所用菌群中具备短程反硝化能力的菌群有Yersinia frederiksenii、Thauera、Hydrogenophaga、Trichococcus、Klebsiella和Dechloromonas。【结论】合适的氧化还原介体投加能够明显增加短程反硝化细菌亚硝氮的积累量,氧化还原介体筛选的关键在于其对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增加速率高于亚硝酸盐还原酶。

关 键 词:氧化还原介体  短程反硝化  亚硝氮积累  硝酸盐还原酶  亚硝酸盐还原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