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镉锌铜积累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杨敏  饶中秀  黄道友  田应兵  朱捍华  许超  张泉  何璐璐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5;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5;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基金项目: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6-E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374,41877138)
摘    要:为明确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Cd、Zn和Cu积累及其有效性的影响,以设立于1986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对象,对比分析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T)、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LM)、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HM)5个处理耕层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形态分布以及水稻各部位重金属含量变化,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探讨了长期施肥下重金属累积效应及其有效性变化机理。结果表明,NPK和ST处理对土壤全量及有效态Cd、Zn和Cu均无显著提高效应。而施用低量和高量有机肥30 a后,土壤Cd、Zn和Cu全量显著提高35.00%~80.00%、63.91%~82.55%、118.41%~180.21%,有效态显著提高28.57%~71.43%、407.12%~783.15%、336.59%~573.17%,稻米Cd、Cu则提高100.00%~150.00%、63.30%~85.64%。相关分析结果证实,有机肥中较高的重金属含量是造成稻田土壤Cd、Zn和Cu累积和有效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其改变的土壤理化性质,尤其是P也会影响重金属的有效性,但其作用机理有待深入研究。总体来看,长期施用有机肥具有更好的培肥效应,但会造成土壤Cd、Zn和Cu的富集以及稻米吸收量的增加,虽然目前稻米重金属含量尚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限值,其风险仍不可忽视,在采取有机肥培肥土壤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其中的Cd、Zn和Cu等重金属含量。

关 键 词:水稻  重金属  土壤养分  有机肥  长期施肥
收稿时间:2021-02-19
修稿时间:2021-03-2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